动物界的分类系统

动物界分类系统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系统主要研究动物的种类、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动物界起源和演化等,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生理习性、生活的地理环境等特征进行综合研究,将特征相同或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给它们命名,这就是动物分类学所研究的内容。

目前,世界上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和为基础的。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类缘关系,称为自然分类系统。

动物界包括脊索动物门与无脊椎动物门(无脊椎动物门分为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门)。

动物分类学根据动物之间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远近,使用不同等级特征,将动物逐级分类。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几个重要的分类等级(分类阶元)。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有时,为了更精确地表达种的分类地位,还可将原有的阶元进一步细分,并在上述六个阶元之间加入另外一些阶元,以满足这种要求。加入的阶元名称,常常是在原有阶元名称之前或之后加上总或亚而形成。于是就有了总目、亚目、总纲、亚纲等名称。为此,一般采用的阶元如下:

界、门、亚门、总纲、纲、亚纲、总目、目、亚目、总科、科、亚科、属、亚属、种、亚种。

按照惯例,亚科、科和总科等名称都有标准的字尾。这些字尾是加在模式属的学名字干之后的。因而对一些不常见的类群名称,也可以一见就知道是亚科名、科名或总科名。

在上述所有分类阶元中,除种以外,其他较高的阶元,都是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所以是客观性的,是由于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可以划分的实体;它们所以又是主观性的,则是由于各阶元的水平以及阶元与阶元之间的范围划分完全是由人们主观确定的,并没有统一的客观准则。例如,林奈所确定为属的准则,后来的分类学家却把它作为划分科的特征。同样地,像昆虫,有的人把它列为节肢动物门的一个纲,而另一些人却把它分作一个亚门。此外,尽管同是目这一阶元,在不同的类群中其含义也是不相等的,例如鸟类目与目之间存在的差异远比昆虫或软体动物目与目之间的差异为小。

至于种下的分类,过去多从单模概念出发,现今从种群的概念出发,则多以亚种作为种下分类阶元,也是种内唯一在命名法上被承认的分类阶元。亚种是一个种内的地理种群,或生态种群,与同种内任何其他种群有别。人工选育的动物种下分类单元称为品种。

(1)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戎奕卓的头像
    戎奕卓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玖玖号的签约作者“戎奕卓”

  • 戎奕卓
    戎奕卓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动物界分类系统是动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动物分类学。动物分类系统主要研究动物的种类、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动物界起源和演化等,根据自然界动物的形态、身体内部构造、胚胎发育的特点...

  • 戎奕卓
    用户102801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动物界的分类系统》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玖玖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