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老夫少妻的现象?

这个现象的存在,有很复杂的原因。我只能随便谈谈。

最典型的老夫少妻的现象就是杨振宁院士与翁帆女士的婚姻。两人相差54岁,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在全世界也是很罕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觉得可能在于杨先生的学术造诣与人格魅力,已经深深得折服了翁帆女士。大家都说,女人因为崇拜,才会喜欢,我觉得翁帆是崇拜杨振宁院士的。当然,杨振宁院士也很喜欢翁帆,说翁帆是:“上帝给我的最后的礼物”。我觉得这就是满满的喜欢。所以,他们这类老夫少妻的现象的出现,可以归结为一个原因,那就是:彼此喜欢。

目前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老夫少妻的现象,情况就复杂了。具体来说,一般情况下很多是老男人找了小三,与原配离婚后,再去小三结婚,这样的情况有不少。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原因在于,男人有钱了以后,很容易找年轻的小姑娘做小三,为什么?因为男性的基因决定了男性必须不断散发他的精子到不同的异性那里(男性的生殖代价很低,不需要怀孕,没有生殖风险,所以这种没有成本的事情使得男性的基因发了疯一样来到处播种,这本质上是基因战争)。所以,当男人有钱了以后,很容易出轨,最后就有了老夫少妻现象的泛滥。当然了,这也是因为我们目前的社会制度比较宽容,对男女出轨的容忍程度很高(除非是像某些女人与情人一起转移丈夫的财产这样的恶劣情况)。所以,正因为社会宽容,所以才有了很多老夫少妻的现象。另外一方面在于,女性本身就喜欢成熟男人,因为成熟男人会给女性很多安全感。

何止是健康,简直是牛逼啊!

中国历史是最典型的老夫少妻典型应该是叔梁纥和颜徵在。

什么?这两位不出名?别闹了,他们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父母好不好!

叔梁纥(公元前622年--公元前549年),生于春秋时期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六公里王公楼村),为逃避宋国战乱,流亡到鲁国昌平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他是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71岁时生孔子。是周代诸侯国——宋国君主的后代。他人品出众,博学多才,能文善武,曾官陬邑大夫。与鲁国名将狄虒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鲁国三虎将”。

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十二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孟皮,却因为有足疾,不能做继承人。叔梁纥便向鲁国颜氏求婚。颜氏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叫颜征在。颜父对三个女儿问道:“陬大夫叔梁纥的父祖辈虽然都只是士,但他却是商朝贵族的后裔。而且他身高十尺,武力绝伦,我非常希望能与他联姻。虽然他年纪大且性情急躁,但这不值得犹豫不决,你们三个谁能够嫁给他做妻子?”大女儿和二女儿都没有回答,颜征在上前对父亲说:“听从父亲您的决断,还有什么好问的。”颜父说:“就是你能嫁给他了。”他便将颜征在嫁给了叔梁纥。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死了,埋葬于防。孔子当时年幼,长大后不知道父亲的埋葬处。母亲颜征在死后,孔子先浅葬母亲于五父之衢。然后,四处询问父亲的墓址,直到郰曼父的母亲告诉了他。孔子才依照礼的规定,将父母合葬于防,并为之造坟,坟高四尺。

叔梁纥的墓地今称梁公林,位于曲阜城东14公里,面对防山,北阻泗水,又称“齐国公墓”、“启圣林”或“启圣王林”。坟前石碑“圣考齐国公墓”,由孔子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措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立。梁公林大门前则立有“大元追封启圣王墓”碑,为孔子五十二代孙泗水县尹孔之严于元至元六年(1340年)立。

有人要说,71岁生孔子,那肯定是有人打黑枪了吧?这个还真不是,因为孔子虽然没机会受父亲教育,却继承了父亲强壮的体格。孔子个子高力气大,战斗力爆表,对上子路这样的牛人直接秒杀!只是孔子不屑于以勇力闻于诸侯,专心研习礼法,才会让人误解为是文弱书生。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丹水秋风!

(2)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静云的头像
    静云 2025年10月28日

    我是玖玖号的签约作者“静云”

  • 静云
    静云 2025年10月28日

    本文概览:这个现象的存在,有很复杂的原因。我只能随便谈谈。最典型的老夫少妻的现象就是杨振宁院士与翁帆女士的婚姻。两人相差54岁,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在全世界也是很罕见。那么,为什么...

  • 静云
    用户102806 2025年10月28日

    文章不错《为什么现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老夫少妻的现象?》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玖玖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